- 13道户外旅行“免死金牌”都有啥? 户外-背包客旅行

| 13道户外旅行“免死金牌”都有啥? 户外-背包客旅行
13道户外旅行“免死金牌”都有啥?

户外运动是一项相对危险的运动,不死大法其实根本不存在,有了免死金牌也保护不了所有人。但是,伤亡率过高或者不合理的事故频繁发生显然就不合理。这些伤亡事故总是提醒我,多做一些户外安全方面的普及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就有了本文,也就是这13道户外“免死金牌”。

1.单兵作战法则
这是第一道免死金牌,也是最重要的户外安全法则。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固然重要,但单兵作战能力更重要!
从常规逻辑上来看,每两个人一顶帐篷,或者每两个人一套炊具,甚至几个人一组分担装备的做法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际上这种表面的合理性是建立在一切顺利,而且无任何意外的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顺利的状况被打破,一切都变得不合逻辑了,你会发现处处都是风险。
我和每位大侠的结伴出行都严格遵循这一法则!而结伴的各位几乎都是户外UL顶尖高手,但同时也都是单兵作战高手。我们每个人之间会有充分的分工合作,如果是两个人出行,尽管每人都会携带可供个人独立使用的全套装备,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支撑起一顶帐篷,防潮垫也经常以各种方式合作混用,以达到最舒适和最优的保暖效果。为了更好地防冷凝水,还曾经套用过两顶帐篷来用。两个人的食谱不同,口味各异,但不妨碍充分共享美食。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的表现,也是在顺境下装备的合理应用。
问题是,假如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人遭遇风险,在我们走的一些无人线路,从求救到救援人员进入通常也要四五天时间,甚至更长,而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依赖全套个人单兵装才可能生存。

2.可靠装备法则
这项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1 可靠的装备性能。
你买的装备价格不一定高,但一定要可靠。要仔细考量装备性能的可靠性,而不是商家的宣传。但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好难,绝对要看天分,正规途径来的装备可靠性会高一些,但也不是绝对。无论如何,一两百元一件的山寨冲锋衣虽然外表看上去和原版差不多,那性能可就差得远了。
2 足够的装备备份。
关于装备的备份总的原则是,重要的东西都要备份。
3 可靠的装备使用经验。
买来的新装备用前都要熟悉一下,新装备到手可千万别连包装都不拆。凡是重要的新装备都要在模拟环境下试用一下,中途你可能会发现产品缺陷或其他一些问题,对于搭建难度较高的帐篷尤其要事先熟悉过才行碧咸是谁!
4 培养装备不离身的好习惯。
装备再好,如果没在身边也发挥不了作用,装备离身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少见,以前些年的灵山山难最为典型。即使是冲顶,也要携带一些必要的救命装备。另外,用马帮驮运装备不值得提倡,除非你是在成熟的旅游区游玩。
3.安全饮水法则
没有食物,人可以仅靠喝水生存很多天,但是没有水,就坚持不了多久。在沙漠中和北方其他缺水的地区,水的获取和使用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1 水的获取。
在沙漠地区或北方干燥的其他地区,临时寻找水源根本不靠谱,即使有记载的水源地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干涸,背水出行有时是唯一的选项。在部分地区,比如藏北高原,水不难找,但是由于盐碱度等问题即使找到也不一定能喝,要注意甄别。如果有不能直接饮用的水源,通过一些简单的蒸馏土方法也可以获得足以维持生命的饮用水,这方面的内容在户外生存手册里有不少介绍。
2 水处理。
过滤法和煮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黑家饺子馆。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浮尘和杂质,大部分细菌也可以过滤掉,但较小的病毒通常都无法滤除。在南方山区,如果能找到山体侧面流出的清洁水源,多数直接喝问题都不大,但是最好还是用过滤的方法处理一下再喝,不要用单纯的活性炭滤芯为主结构的低端过滤产品,采用陶瓷滤芯或超滤膜滤芯的产品都可以使用,以后者为佳,但是不能期待用它过滤盐碱水或者海水。用煮沸的方法可以消灭掉大部分活体细菌和病毒,但是短时间并不能杀死细菌芽孢,有一种实用方法参看我前一篇文章的内容。
用化学消毒法处理水的方式现在已经比较少用了,而对浮尘的处理现在免不了要用一下这类方法,基本上用的都是各类絮状沉淀法。

4.热量保障法则
热量保障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核心的免死金牌法则之一:
1 足够的食物和热量保障是安全出行的前提。
超轻出行可能会减少一定的能量消耗,但不能期待过多。在重装徒步条件下,身体对热量的需求大增,在极端的寒冷气候条件下更是如此。别指望在户外活动中能消耗你身体里的多余脂肪,因为身体的能量传输与转换不是凭简单推测进行的。这次的鳌太山难的女性死亡者,食谱配置惨的可怜,完全无法保证身体的能量消耗,最终酿成惨剧。

2 燃料和取暖方式也对身体的热量保存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喝冷水和吃冷食是最不好的一个习惯,除非你在家里就有吃冷食这个习惯。给食物加温所消耗的一部分热量可以等同于你摄入的卡路里,完全没什么两样,能量守恒在经典物理学里并不会失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所携带的部分燃料也就是你的食物,而且带来了附加的舒适感。
3 减少热流失在户外也至关重要,寒冷是最大的威胁杰哥不要。
环境中空气的低温并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这些空气流动起来。如果是零下几摄氏度的温度加上几级强风,那问题也就跟着来了。零下10摄氏度加五级风的体感温度和杀伤力相当于零下二十度的水平,这就叫做风寒效应。
4 热量流失的最严重后果——低体温。
实际上,多数山难的直接死亡原因都是低体温症。除了上面所说的风冷效应,周身湿透也是最大的因素,可导致身体热量的快速流失,从物理学来说水的比热容实在是太大了,水从身体会带走大量的热。另外红楼奋斗生涯,别以为只有这两个因素最危险,实际上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也会导致低体温症的发生,这个因素就是体力透支!当体力透支后更易发生低体温症。以上的几个因素相辅相成,往往纠结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热量供给达不到身体支出的水平造成的。

5.判定方向法则
如果你找路有天分,就像彩云指南大侠一样,仅凭丰富的路感基本就不会找错方向。问题是大多数人在野外找路没能储备更多的经验,必须依赖GPS导航仪这一高科技的装备和带等高线的电子地图来判断方位。
GPS定位装备有很多种,但一定要保证装备的可靠性,简单的手机GPS导航功能有时候会出问题,尤其在高海拔情况下。在这里,电池安全问题不能不谈,不论是任何形式的GPS装备都会是一个耗电大户,特别在低温条件下设备的表现就更差,不用时最好揣在内衣口袋里保温,使用中才能基本不会掉电。你可以再备份一个GPS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但无论如何,传统机械指南针是最后的一道安全保障,一个很难出错的导航装备,尽管其功能有限,但绝对可靠。
6.保持通信法则
1 队内通信。
有人说过,不要离开大部队是保障安全的一个原则。这话没错,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根本就做不到,看过这次鳌太山难的详细描述了吧?水电坚持认为,队伍内联络至少要有对讲机的支持,哪怕是0.5瓦民用波段的低功率发射产品,在山里也基本够用了。水电和朋友们出行,除了卫星电话,队内联络主要靠对讲机,只要有探路需求人员不得不分开的时候必须打开该装置,让每个人都知道他具体的位置并能及时了解相互的状况。
2 对外联络。
对外联络的成本较大,基本上都是依赖卫星电话,但这种装置花费多少都是值得的。最近,北斗盒子也是一件可以考虑的装备,花费方面相对小一些,但是没有卫星电话来得方便。水电发现,在出过事的队伍中貌似还没发现有携带卫星电话的,否则在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可能就不会发生惨剧。在容易发生山难的地方,手机的通讯功能基本派不上用场,因为艰险的地方基本上都没有手机信号。另外,只要有了对外联络工具,就可以委托外面的人将出行附近的天气情况及时传送进来白屋之恋,这样就能结合当地的具体天气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而决定进退,免于受恶劣天气折磨之苦。

7.避免过劳法则
避免过劳是另一大免死金牌法则。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可怜的清华学子严冬冬,西天山也不是什么危险的地方,怎么说挂就挂了呢林贤珠?看事故报告后才知又是下撤后归营心切,天快黑了不是直接原因,过度疲劳才是罪魁祸首。在登山界,登顶后下撤过程中发生的山难非常多,也许是觉得下山不费体能,也许是为了尽快摆脱高反,尽可能想回到相对低一些的营地或是大本营,我把这个情况叫做“强迫性下山综合征”,很少有人能避免这种心态。
在逃离险境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往往会不顾身体疲惫,奔了命似的赶往目的地、营地或其他安全地带,及其结果真的会奔命。不仅仅是登山或户外活动,就是普通长途自驾旅游临近快到家的时候,多数人的心理也是倾向于尽可能赶路,尽早回到家才是王道,同样会因为过劳,出事率高也是必然。
顺便说,水电通常会非常享受慢悠悠的下山过程,和上山的过程几乎一样,而且更轻松,真的是一种享受!
8.规避风险法则
雪崩、滑坠、落石、山洪等因素都属于特定的大风险,但相对好防范,因为有固定的套路和预防方法。
如果坡度足够大,雪坡有多层积雪覆盖,在天气回暖时你为了省力去横切雪坡那就无异于找死;在雨中穿行于山谷中的落石路段也是如此;在山洪可能经过的路途上搭建帐篷或是覆盖积雪的断壁下扎营都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9.悲观作战法则
这一条非常重要,也是最重要的免死金牌法则之一!
每当危险在即,需要作出明智判断的时候,一定要以绝对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态,有时候在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会像赌徒一样,赌好不赌坏。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性乐观综合症”,总觉得这一把能赢,而结果并不是所期待的结果。
出行前做好线路的风险预估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不论你做过多少功课,看过多少攻略,因为时间、线路和天气因素的差异性,中途可能会出现很多变数,你要做出最坏的打算,比如遇到极端天气如何对待,制定中途撤出的几种方案,甚至要做好原路返回的打算。
10.极速避险法则
快速扎营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遇到恶劣天气时,快速扎营能力和极速避险可以划等号。这里的扎营能力包括寻找现成的隐蔽所,比如山洞,树洞,突出的岩石下等天然避风避雨场所,也包括人为可以快速搭建的雪洞等。但最靠谱的还是自身携带的帐篷,搭建速度的快慢有时能决定一个生命的生死,最近发生的在搭建帐篷的过程中被冻死的事件也绝不仅仅是偶然事件!
在这里强调一点,一个装备使用者必须对其所持有的装备做到心中有数人皮蝇,即使熟悉了搭建程序,但在八九级的大风中你一个人能不能独立将帐篷搭建起来也是个问题。而且,帐篷的选择类型也极其重要!
在有些特定地区的特定天气条件下,你根本没处可撤,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没有适合极速避险的装备和技能,往往就是死路一条!在此,我建议大家再次回顾一下本月初发生在鳌太山难的全过程描述。
11.安全余地法则
凡事要留有余地,在户外活动中尤应如此。
这个问题如果具体落实在准备食物方面,对于一个星期的穿越线路,最好能留出两三天的备用。电力方面也要遵循同样的原则,电池容量一定要带够,最好另外配有某种类型的补电装置,如高效太阳能板林兆霞。在寒冷地区,睡袋的克重也要做到嫌少不嫌多,一般不会有亏吃。
除了装备和食品,时间的计划也要留出余地,否则会因为赶路而危险倍增。同样需要对待的还有体能,不要每天透支自己的体能,特洛伊希文而且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方面好处极大。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需要警惕。
12.冷静求生法则
危险通常发生在不冷静的状态下!
遇到天气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留在原地修整通常会带来最好的结果,而不是赶紧逃离险境,即使是食品相对短缺也应该如此,不理性逃离的结果只会更糟!
在南门关沟那种鬼地方,我曾被困在巨大冰川陡峭侧碛堤接近顶端的位置无法动弹,被困的那个时刻是我有生以来感觉脑子最清醒的时刻,我反而会安慰同伴,思考成熟后按部就班实施自救,还顺利试用了我的新发明“柔性岩石确保点”,也是当时条件下唯一可以救我命的安全装备,然后用双绳和下降器实现了完美降落。

13.医疗保障法则
一套好的医药配置在关键时刻可以轻易挽回一条生命。
在我的医药包里面,各类解痉药,止疼药,解毒药,抗生素,激素,止酸药,利尿剂和抗过敏药等应有尽有,还配有注射剂、手术刀片和麻醉剂,几乎相当于一个流动的户外医院,又一块实打实的免死金牌!

总的来说,上面所罗列的十三道免死金牌在户外条件下不一定能确保性命,之所以叫做免死金牌也只是强调其在户外的重要性,但忽略了这些因素,就极有可能性命不保,至少风险会成倍增加。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